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来源:慧正资讯 2025-07-14 10:44
近日,欧洲专利局(EPO)作出一项重要裁决,在奥地利塑料解决方案供应商北欧化工(Borealis)与日本三井化学(MitsuiChemicals)关于太阳能电池封装用聚烯烃弹性体(POE)胶膜的专利纠纷中,支持北欧化工胜诉。这一裁决不仅对两家企业在光伏材料市场的布局产生重大影响,也为欧洲专利领域在相关技术判定上提供了新的指引。
专利纠纷聚焦光伏关键材料
太阳能电池封装用聚烯烃弹性体(POE)胶膜作为光伏组件中的关键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能够作为密封层,有效保护太阳能电池免受湿气、温差和紫外线的侵蚀,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又能充当粘合剂,维持电池层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保障光伏组件的性能。北欧化工的POE材料以Quenty品牌销售,在提高光伏组件的效率和耐用性方面表现卓越,长期以来都是该公司太阳能材料解决方案的核心产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树立了良好的性能与可靠性口碑。
而此次纠纷源于三井化学为其名为ENGAGE®8400的POE材料申请专利。2017年11月,三井化学的这项专利成功获得欧洲专利局(EPO)授权,欧洲专利号为EP2626911B1,这一授权在光伏用POE封装胶膜领域筑起了一道技术壁垒。然而,北欧化工并不认同该专利的创新性。2018年8月,北欧化工向欧洲专利局(EPO)提出异议程序,指出在三井化学申请该专利之前,市场上已有与“ENGAGE®8400”类似的太阳能电池封装聚合物产品进行商业销售,并且相关技术资料也已公开,这些都应被视为现有技术,因此三井化学的专利缺乏创造性。
裁决历程一波三折
这场专利纠纷并非一帆风顺。此前在2021年,欧洲专利局(EPO)异议部门采纳了三井化学的观点,驳回了北欧化工的异议,维持该专利有效。北欧化工对此结果不服,随即提出上诉。经过漫长的等待,2025年7月2日,欧洲专利局(EPO)扩大上诉委员会作出了最终裁决。
本案的核心争议点在于北欧化工的POE材料是否可被认定为“现有技术”。在专利法中,“现有技术”用于判定发明在专利申请前是否已被公开。三井化学曾辩称北欧化工的POE材料难以进行逆向仿制,但欧洲专利局(EPO)经过深入审查,最终认定其符合现有技术的标准。基于此,欧洲专利局(EPO)以缺乏新颖性为由,宣告三井化学提交的专利申请无效。
裁决影响意义深远
这一裁决结果对北欧化工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它确保了北欧化工能够继续无阻碍地生产和销售其基于聚烯烃弹性体(POE)的Quenty封装材料,巩固了其在可再生能源先进材料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尽管北欧化工尚未对本次裁决发表公开声明,但其创新实力早已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仅在2024年,北欧化工就提交了121项优先专利申请,公司专利总量达到约12,300项,已然成为奥地利塑料与材料科学领域最具创新力的企业之一。
从行业层面来看,欧洲专利局(EPO)此次裁决凸显了专利申请时效性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光伏材料技术领域竞争的激烈程度。随着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持续增长,高性能光伏封装材料的专利布局已然成为企业战略竞争的关键战场。此次北欧化工的胜利,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光伏封装市场的技术话语权。
对欧洲专利申请的警示
欧洲专利局(EPO)的这一裁决,在欧洲专利领域引发广泛关注,也为专利申请提供了新的警示。裁决确认,一旦产品在申请日前已公开销售,即便其组成或内部结构难以被技术人员分析复现,该产品仍属于欧洲专利公约(EPC)第54(2)条所定义的现有技术。这意味着在材料化学等配方复杂、难以解构的领域,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即便成分高度机密,只要竞争对手能够买到样品,就足以将其视作现有技术,对后续专利提出缺乏新颖性或创造性的挑战。
这一裁决结果促使企业的研发团队需要更加谨慎地把握研发成果的公开与申请节奏,避免自家产品尚未申请专利便投放市场。同时,企业还需密切监控市场上竞品动态,防范“隐形现有技术”的潜在威胁。对于专利权人来说,此前那种寄希望于竞争对手产品“不可破解”从而在专利申请时避开检索的侥幸心理将不再可行。未来,在欧洲申请专利的策略必将受到这一裁决的深刻影响,企业在专利申请过程中需要更加严谨地对待现有技术的检索与分析,以确保专利申请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来源:北欧化工、率捷咨询、慧正资讯